1964年8月,开国大校李光军由64军军长调任38军军长,并晋升少将军衔。

李光军是从战斗中打出来的战将。

他先是在地方当军事部长,1939年地方独立营划归八路军时,他当上了连长,以后当营长、副团长、团长、师长(师长之前当过两年师参谋长)、副军长、军长,所在的部队都是主力,去38军前先后在第21、第54、第39、第64军任职。

在战争年代,李光军一直在第一线作战,是带兵作战的将领。

李光军是于1937年10月参加地方抗日武装的,后这支部队改编为新四军5纵队3支队,他也因此进入正规军行列。

他先后直接参加的战役、战斗有百余次。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的较大的战役战斗有:朱家岗守备战、山子头自卫反击战、侍卫坪子伏击战、张楼攻坚战、保安山追击战等。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的重大战役战斗有:朝阳集、包河、宿北、莱芜、孟良崮、胶河诸战役、高密攻坚战、莱阳战役、淮海战役、郭楼守备战、渡江战役以及挥师进军浙东南、闽北,解放沿海岛屿等。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任营长、教导员6年多,所带的营一直是团的主力营,被人们称颂为“钢一营”。

他任副团长、团长4年多,所带团队一直是师的主力团。

以后到师里任参谋长、师长也是如此,所带领的部队英勇顽强,机智勇敢,敢于打硬仗,打恶仗,能攻善守。

强将手下无弱兵。

李光军和他的部队就是这样的。

李光军很会打仗。

1941年1月,八路军5纵队3支队番号改为新四军9旅26团后,团政委韦国清决定,首先打掉运河线上重要据点仰化,该据点由顽县长李风如率领两个大队600余人据守。

营长李光军率领1营在3营密切配合下,攻下该据点,击毙了顽县长,俘敌200多人,缴机枪7挺,步马枪100余支,争取了300余人起义,打通了淮海与皖东北根据地相联系的通道。

部队返回皖东北后,26团经过3个月的战斗,五战五捷。

这五战五捷中,有四战是1营担任主要任务,1营歼灭敌人最多,缴获武器也是最多的。

第一仗攻击土山。

1营主攻3营助攻,很快打下土山据点,1营乘胜又歼灭了陈庙敌人,先后全歼顽敌刘老水特别支队,击毙支队长,俘敌副支队长以下600余人。

第二仗26团长途奔袭铜山兰伯华部。

又是1营担任主攻,6小时跑了180里路,凌晨出敌不意,攻击白塔敌顽据点,歼敌一个大队,俘敌大队长以下600余人。

第三仗攻击邳睢铜顽军主力,即刘天展的常备旅。

在野外遭遇中,1营抓住了敌人一个营长,查明了敌情,然后连续突击冲锋。

在全团2、3营的共同攻击下,俘获顽敌副旅长、团长以下800多人。

第四仗攻克海镇公路上的欧庙据点。

1营与3营担任攻击,部队迅速攻进据点。

最后遇到敌人核心工事:大碉堡,不断伤亡,久攻不下。

1连连长刘冠勇提出用柴草点燃干辣椒薰敌人,李光军觉得是个好办法,报告团长罗应怀,派人搜集100多斤干辣椒,烈火浓烟卷入敌炮楼,呛得伪军涕泪齐下,纷纷缴枪投降,很快解决了战斗,毙俘敌300余人。

第五仗,扫荡铜山兰伯华残部是兄弟部队打的。

经过五战五捷,邳睢铜根据地扩大了,韦国清说:“李光军指挥的1营贡献最大。

”李光军指挥沉着,从不慌张,即使险情突生,也镇定自若,反应机敏。

在朱家岗守备战中,李光军来到2连阵地交代任务,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在他身旁,“吱吱”冒烟。

在这突如其来的紧急关头,他没有慌张躲避,而是迅速从地上抓起手榴弹,挥手向敌人投去,“轰隆”,日军投来的手榴弹反而把自己炸死了。

这一战打得很激烈。

李光军沉着冷静地带领战士们顽强坚守。

战士们沉着应战,弹药打光了,用大刀砍杀;大刀卷了,用石块砸,用牙咬,誓与阵地共存亡。

其中,1连3排坚持用大刀、枪托与日军血战9个小时,终因敌众我寡,2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1营指战员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击,与兄弟部队一起保住了朱家岗阵地,取得了33天反“扫荡”的胜利。

李光军在作战中受伤,也不下火线,仍咬牙坚持指挥,直到歼灭了敌人,战斗胜利结束,才被抬下战场。

还有一次,在仁和坪战斗中,敌人炮火不断向我阵地狂轰滥炸,突然一颗炮弹就在团指挥所附近爆炸,卫生员立即扑到李光军副团长身上掩护,他却说:“你不要管我,快去看看团长情况怎样?”便和卫生员一道大步跑向团长所在的掩体。

当看到团长安然无恙后,他才又毫无惧色地去指挥部队。

李光军指挥作战,判断准确,坚决果断。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名将薛岳直接指挥国民党12个旅自徐州、夹沟、固镇地区分三路向淮北解放区进攻,企图在苏中之敌配合下侵占淮阴。

山东野战军指挥部发起了朝阳集战役。

26团为实现纵队和旅首长决心,定于26日晚7时,向杨桥开进,控制赵楼、高社地区,切断双沟与朝阳集敌之联系。

当日下午,代理团长李光军率领全团冒雨向杨桥、王楼方向搜索前进。

他率1营先头开进。

越过海郑公路后,他感到部队行动方向不对,立即命令部队停下,仔细询问老乡,果然出错。

他立即纠正部行进方向,加速前进。

当部队离杨桥还有两里多地时,他发现杨桥人声嘈杂,并有火光隐现,迅速判断出杨桥已被敌占领,正在抢修工事,当即指示:“1营和后续部队抓紧作好战斗准备。

”亲自察看地形,具体部署作战。

经报请旅首长同意,27日凌晨3时,全团发起攻击,很快歼敌1个加强连,毙俘敌120多人。

攻下杨桥后,李光军命令部队赶修工事,加强警戒。

下午1时,忽然从西南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他凝神静听,没有听到炮声,判断出这是敌人正在突围与我兄弟部队展开的激战,果断命令2、3营迅速出击,1营担负警戒并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由于他决心果断,部队动作迅猛,配合兄弟部队很快结束了战斗,俘敌700多人。

可见李光军指挥作战,非常敏感,很有魄力,下的决心很果决,有大将之才。

李光军能正确对待职务升降,能上能下。

他在新四军26团工作时,有两次职务变迁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次是因为部队整编,他由原来任营长改任为副营长,另一次是当副团长时代理团长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带部队打了几次胜仗后,上级又派来一位新团长。

他毫无怨言,主动向新来的营长、团长介绍营、团的情况。

为了及时准确捕捉战机,正确使用兵力,实施有效指挥,李光军作战时总是喜欢抵近敌阵地侦察,靠前指挥。

1947年11月,华东野战军决定发起胶河战役。

高密是敌军盘踞胶东的重要据点。

为歼灭据守高密之敌,纵队命令6师担任高密城东南面主攻。

6师决定以李光军任团长的17团为主要突击团,由城东南角实施突击。

高密是一座设防坚固的城市。

城墙完整,又高又厚,外壕既宽又深,还有水,而且壕前设有铁丝网及鹿碧,城墙周围筑有大小地堡,各城门楼既有明堡,又有暗堡,防御体系完整严密,是被敌人称之为“固若金汤”的坚固阵地。

攻击高密,是全纵队自解放战争以来最艰巨的一次攻坚战。

作为主攻团团长,李光军把团指挥所设在2营。

战前,他亲自到2营组织班以上干部侦察地形,研究敌情。

经过实地考察,他指挥2营向城东南角挖了一条可供内爆用的坑道,并用棺材装上500斤炸药,安放在敌碉堡下的爆破点上。

这是17团突击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措施。

然而,在总攻发起时,因引爆用的手摇电话机电力不足未能引爆,在这紧急时刻,李团长说:“立即改用拉火索。

”结果引爆成功。

炸开突破口后,4连迅速发起冲击。

李光军立即率团指挥所随队跟进,并亲自指挥4连打退了敌人的反击,扩大和巩固了突破口。

当他得知兄弟部队没有攻下东城门,3营7连也因爆破点太近没有炸掉敌人瓮城阵地,致使部队伤亡较大,南城门一时难以攻下时,果断命令:2营6连迅速跟进入城,向北攻击;3营9连和8连从2营突破口入城,向西发展,迅速夺取东南门敌主要阵地;1营入城后由东南向敌团部核心阵地发展进攻。

这个安排很得当。

经过激烈战斗,3营首先歼灭了东南城门敌人,随后同1营并肩攻入敌团部核心阵地,9连捉住了敌团长。

高密攻坚战胜利结束,华野内线兵团由此赢得了战役主动权。

在这次战斗中,李光军始终坚持靠前指挥,把握战情,捕捉战机,果断指挥,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光军在战斗中善于根据敌情、地形,研究出克敌制胜的方法。

一次勘察地形,机关参谋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主动走在前面带路,但李光军坚持走在前面。

他说:“我有战场经验,知道什么地方有地雷,什么地方没有地雷。

”随行几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一路轻松避过了雷区。

李光军善于学习别人的打仗方法,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实践者。

李光军很注重向兄弟部队学习。

在解放战争中,部队向冀鲁豫军区部队学习了交通壕攻击战术后,在卓海子战斗中,李光军立即大胆采用,一夜之间把交通壕挖到了敌人的外壕内,使突击部队一举突破成功。

部队向兄弟部队学习使用炸药以及迫击炮平射、迫击炮送炸药等战术后,李光军又立即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于战斗中,保证了一次次战斗任务的完成。

李光军身材高大,心胸很宽大,也很有工作方法。

1953年,李光军师长率领21军63师入朝参战。

由于战争进入谈判阶段,63师奉命与6个工兵团担负抢修昌城至妙香山段公路的任务。

李光军从来没有干过这项工作,虚心向人请教,并且带领机关人员主动与当地政府协调。

但当地一位女县长态度很不友好。

随从人员很气愤,要去向她提出抗议,但李光军对此并不介意,劝阻了他们后,仍然耐心地与那位女县长商谈修路的事。

女县长终于为他的举动感动,积极支持部队修路,保证满足部队的需要。

在抢修道路的过程中,广大指战员不怕敌机轰炸,冒着生命危险,日夜苦干,提前20天完成115公里的抢修任务,事后受到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表彰,并授予部队“优异完成筑路任务”锦旗一面。

1955年10月,李光军调任54军副军长。

1960年,李光军从21军调39军任副军长。

来到39军后,军常委分工他主抓军事训练。

39军是军委指定担任战略预备队任务的主力军,备战、训练工作一直比较紧张。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外部军事威胁加重,中央、沈阳军区对这支部队提高实战能力的训练深为关注,要求也很高。

1960年4月,军委命令116师担任战备值班任务,要求该师做到齐装、满员、全训,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随时执行作战任务,关键时刻能“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

李光军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亲自去116师,帮助师长、政委组织训练,和师团干部到预战地区勘察,拟制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行动计划,制定作战预案。

全师建立各级战备值班、请示报告、督促检查及战备物资的管理点验制度,反复演练紧急行动、急行军及各种战术技术的应急训练。

军事训练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年冬天,李光军率军炮兵机关,组织三个师的高炮营编成一个高炮群,开赴作战区域,边执行战备任务,边开展军事训练。

11月6日傍晚,军高炮群及343团等兄弟部队发现敌情,及时准确地发射对空火力,一举击落从南朝鲜起飞的国民党美制侦察机,受到军委总部的嘉奖。

1961年年初,116师组织反空袭演习,上级要求做到“走得好,藏得好,指挥好,协同好”,“一切按真任务,真行动,真处置方法进行”,对营以下干部和单位保密。

这实际上是对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

4月,反空袭演习开始。

李光军亲临现场,结合演练研究部队训练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

4月27日,反空袭演习胜利结束,虽然只有15天,但演习很成功,并取得了反空袭训练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演习,受到了沈阳军区的表扬。

1963年8月,李光军从39军调64军任军长。

190师是64军的第一个机械化师,也是全军唯一装备比较精良的部队。

李光军非常重视它,把190师作为抓工作的重心。

他到任后,观察部队,第一个就观察190师,在全军师团走过一遍后,回过头,他又来到了190师568团。

在任军长期间,李光军到190师来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为了这支机械化部队形成较高的战斗力,他对战备训练和管理方面用了不少的苦心。

1964年前后,正是军委组织全军大比武的时期,对这个机械化师来说,在大比武中做什么样的表现、向军委交一张什么样的答卷,作为军长、师长,压力非常大。

李光军给该师下达的任务是:“必须拿第一,要总分拿第一,单项第一也是越多越好。

”并且,他对师长说:“第一机械化师就要用第一流的成绩向毛主席、向中央、军委汇报。

”李光军对大比武的事放心不下,参加大比武的单位和个人名单、训练计划、训练进度、训练成绩都亲自过问,还亲自到师里去进行督促。

每次到师里来,谁刷新了纪录,谁创造了好的经验,他都要和他们见面谈话,给予表扬和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64年初夏,190师570团5连5班代表64军参加沈阳军区比武,获得了单兵进攻等7个项目的总分第一名;8月,568团9连9班代表沈阳军区参加全军五大技术全能比武,取得了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4项第一,爆破第二,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64军的军事训练成果,受到众人瞩目。

1964年8月,李光军初到38军时,部队问题还不少。

为了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各个部队大搞农业生产,粮食是丰收了,生产的粮食为各军之冠,但部队建设出现一些问题,基层建设落后于16军,也赶不上39军,军事对抗赛没比过64军。

这个状况使得沈阳军区司令员、政委大为恼火。

38军的状况也引起了军委的关切。

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曾经躺在病床上,也关切地向人询问:“38军工作搞得怎么样啊,怎么从朝鲜回国后,老不见他们一点儿消息。

工作要是干得平淡,你们应该关心帮助一下。

”这时林总提出批评“军事第一”,要求突出政治责任。

结果,沈阳军区找原因。

政委说:“这都是因为不突出政治。

”之后,根据军区要求和批评大比武的要求,38军作训处将训练的速度放慢,幅度缩小。

这个计划送给军参谋长刘海清时,他不同意:“我们就应该多进行一些训练,不练咋能有精兵?”就是不签发这个文件。

由于受到上级的批评,不少干部也有不少怨气,认为38军是战备值班军,就住在鸭绿江边防上,应该以作战为重。

大概是军委看到了38军的问题所在,因此选派军事训练抓得好的李光军,从64军到38军主持工作。

李光军下车伊始,没有轻易表态。

经过一番调查了解之后,在“突出政治”的大环境下,他采取了“和稀泥”做法,耐心地说服有怨气的干部,讲清为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大搞农业生产,是符合党中央精神的,是有功的;至于因搞生产使得部队分散,管理松懈,出了一些问题,受点批评,也是为了搞好部队的建设。

在他做了大量工作后,有意见干部消除了怨气。

李光军此举也维护了上届军党委的威信。

思想问题解决后,李光军就提出:“既抓军事训练,又抓政治、文化、作风养成教育,并要搞好思想工作和生活。

”军党委要求参与国防施工、农副业生产的各师团和基层部队,不能因施工、生产而荒废了军、政教育和养成教育,同时号召各级机关、军政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部队解决难题。

李光军和军党委成员以身作则,每年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到训练、施工、生产部队中去蹲点。

他们在基层,与干部战士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

在蹲点中,李光军几次因身体有病而便血,但是他也不接受吃细粮的照顾,仍和大家一起吃高粱米饭。

经过几年的工作,38军总结、推广了不少典型经验,部队解决了不少问题,各项建设也搞上来了。

38军再次赢得了荣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重点对着华北地区。

1967年2月,奉毛主席的命令,38军从沈阳调防华北,驻防河北保定一带,负责保卫首都的安全。

军委赋予38军的任务是担任中央、军委的“战略拳头”,具体即“四保卫”: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华北、保卫首都。

“四保卫”,执行起来,就是要做好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应战。

这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

38军开赴到保定后,李光军带领全军进行一系列细致深入的任务转换工作。

一是对部队进行形势和任务教育,做好全体官兵思想转换工作。

李光军说:“打牢思想基础,激发部队四保卫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军心,才能把全军拧成一股绳。

”这些教育,使全体指战员认识到移防的重要意义,各级官兵在不同岗位上保持警惕,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二是坚持做好扎实细致的战备工作,随时能够应付突然事变。

为此,李光军亲自勘察战场,熟悉战场,与机关作战部门一起按方向拟制了行动预案。

然后,军党委要求部队在执行繁重工作任务中安排时间进行演练。

此外,军部人员还主动做好同友邻部队、友邻地区的协同和有关战备工作。

三是坚持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任务分散思想不涣散。

部队来到新的地区后,没有营房住民房,加上分散执行任务,各级干部都不适应。

军长李光军和政委于敬山深入基层,向各级干部强调:在分散情况下,一定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部队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是做好作战地区群众工作,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创造良好的战场环境。

部队到达新战区后,同群众接触多了,但环境同老战区不大相同。

38军的干部们像战争年代一样,教育官兵热爱、尊重人民群众,要求一言一行要有利于密切军民关系,不允许损害群众利益。

全军上下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就这样,38军这个“战略拳头”在保定地区深深扎根下去,成为保护首都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38军作为“战略拳头”,是一支举足轻重的主战部队,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特殊时期首当其冲。

1967年8月,李光军在北京参加会议。

一天,一个群众组织在某驻军大院广场召集群众大会,批斗彭总等10多名高级将领,这些人多数是平江起义和从38军出来的将领。

为此,革委会要求驻京部队大单位领导及在京开会的军以上干部参加。

李光军正住在批斗会场旁一个招待所。

几次接到通知,要他到会,但是他都拒绝了。

李光军未到会“亮相”,有人就在群众组织中公开散布说,38军的“万岁军”是彭德怀在志愿军中喊出来的部队,李光军是彭德怀线上的人。

厄运就此开始了。

一个夜里,一伙武装人员突然出现在李光军住宿的招待所门口,要抓李光军。

北京军区闻讯,一位领导说:“要李军长转移躲一下。

”但是李光军坚持不走.随后,北京军区派一位副参谋长亲自带兵赶来,才把这伙武装人员驱走。

李光军幸免被抓走。

会议结束后,李光军才回到保定。

有人跑到保定点火,贴大字报,点名攻击他本人和38军。

刚刚平息的保定武斗又死灰复燃,不断升级。

在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时,38军派部队去制止,收缴了大量武器,减少了许多流血事件的发生。

对于一些问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群众流血,还会造成38军部队分裂,将38军这支浴血奋战铸成的钢铁部队毁于一旦。

李光军连夜召集军党委常委会议。

会上,李光军首先指出说:“我们38军的任务,是随时能胜任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其他的任都是次要的。

”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维护大局稳定。

全军官兵听从军党委的命令,紧密团结一起,没有参与地方造反派的武斗之中。

这支钢铁部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在关键时刻,38军是铁板一块,无隙可乘,无懈可击,“战略拳头”确保了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968年10月,李光军调离工作了4年多的38军,出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临行时,官兵们齐集火车站依依送别。

更为感人的是,一个团500多名将要复员的老兵,要求与老军长见一面再走。

李光军得知,当天下午赶去。

老兵们一拥而上,和老军长握手、拥抱、流泪。

最后,老兵们向老军长行了最后一个齐刷刷的军礼,李光军大声叮嘱说:“要保持和发扬38军的光荣传统,多多珍重。

”转身登车而去。

副军长刘海清接任38军军长。

1971年年初,中央召开华北会议,李光军虽已离开了38军,离开了华北,但根据周总理指示,也参加华北会议。

会议中,有关领导传达了中央、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对38军的高度赞扬。

但是,这引起了林总的不满。

华北会议后,5月23日,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其中谈到了首都卫戍的问题:第三,为保证首都安全,首都附近的三个人造山建议由华东、东北、山东各派一个独立营来担任固守;第四,建议38军调离华北,这个部队虽然是很好的部队,但放在首都附近不甚适宜,宜调往别处,换一个原二野、三野或一野的军来接替他们的任务为宜。

林总给毛主席写信,把38军调离北京附近,但是,毛主席是信任这支部队的,他说道:“38军是绝对可靠的。

”最终驳回了林总的建议。

在复杂的形势下,38军将士坚持党性原则,不盲目服从、趋炎附势,决不随波逐流,铁骨铮铮,铁板一块,尤其是高级指挥员不在任何势力面前失掉原则的传统,继续成为这支钢铁部队奋勇向前的力量。

而作为38军的核心人物,李光军军长居功至伟。

1955年授衔时,李光军获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1995年4月28日,李光军在武汉病逝,享年76岁。

感谢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 记载

1964年8月,开国大校李光军由64军军长调任38军军长,并晋升少将军衔。

李光军是从战斗中打出来的战将。

他先是在地方当军事部长,1939年地方独立营划归八路军时,他当上了连长,以后当营长、副团长、团长、师长(师长之前当过两年师参谋长)、副军长、军长,所在的部队都是主力,去38军前先后在第21、第54、第39、第64军任职。

在战争年代,李光军一直在第一线作战,是带兵作战的将领。

李光军是于1937年10月参加地方抗日武装的,后这支部队改编为新四军5纵队3支队,他也因此进入正规军行列。

他先后直接参加的战役、战斗有百余次。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的较大的战役战斗有:朱家岗守备战、山子头自卫反击战、侍卫坪子伏击战、张楼攻坚战、保安山追击战等。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的重大战役战斗有:朝阳集、包河、宿北、莱芜、孟良崮、胶河诸战役、高密攻坚战、莱阳战役、淮海战役、郭楼守备战、渡江战役以及挥师进军浙东南、闽北,解放沿海岛屿等。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任营长、教导员6年多,所带的营一直是团的主力营,被人们称颂为“钢一营”。

他任副团长、团长4年多,所带团队一直是师的主力团。

以后到师里任参谋长、师长也是如此,所带领的部队英勇顽强,机智勇敢,敢于打硬仗,打恶仗,能攻善守。

强将手下无弱兵。

李光军和他的部队就是这样的。

李光军很会打仗。

1941年1月,八路军5纵队3支队番号改为新四军9旅26团后,团政委韦国清决定,首先打掉运河线上重要据点仰化,该据点由顽县长李风如率领两个大队600余人据守。

营长李光军率领1营在3营密切配合下,攻下该据点,击毙了顽县长,俘敌200多人,缴机枪7挺,步马枪100余支,争取了300余人起义,打通了淮海与皖东北根据地相联系的通道。

部队返回皖东北后,26团经过3个月的战斗,五战五捷。

这五战五捷中,有四战是1营担任主要任务,1营歼灭敌人最多,缴获武器也是最多的。

第一仗攻击土山。

1营主攻3营助攻,很快打下土山据点,1营乘胜又歼灭了陈庙敌人,先后全歼顽敌刘老水特别支队,击毙支队长,俘敌副支队长以下600余人。

第二仗26团长途奔袭铜山兰伯华部。

又是1营担任主攻,6小时跑了180里路,凌晨出敌不意,攻击白塔敌顽据点,歼敌一个大队,俘敌大队长以下600余人。

第三仗攻击邳睢铜顽军主力,即刘天展的常备旅。

在野外遭遇中,1营抓住了敌人一个营长,查明了敌情,然后连续突击冲锋。

在全团2、3营的共同攻击下,俘获顽敌副旅长、团长以下800多人。

第四仗攻克海镇公路上的欧庙据点。

1营与3营担任攻击,部队迅速攻进据点。

最后遇到敌人核心工事:大碉堡,不断伤亡,久攻不下。

1连连长刘冠勇提出用柴草点燃干辣椒薰敌人,李光军觉得是个好办法,报告团长罗应怀,派人搜集100多斤干辣椒,烈火浓烟卷入敌炮楼,呛得伪军涕泪齐下,纷纷缴枪投降,很快解决了战斗,毙俘敌300余人。

第五仗,扫荡铜山兰伯华残部是兄弟部队打的。

经过五战五捷,邳睢铜根据地扩大了,韦国清说:“李光军指挥的1营贡献最大。

”李光军指挥沉着,从不慌张,即使险情突生,也镇定自若,反应机敏。

在朱家岗守备战中,李光军来到2连阵地交代任务,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在他身旁,“吱吱”冒烟。

在这突如其来的紧急关头,他没有慌张躲避,而是迅速从地上抓起手榴弹,挥手向敌人投去,“轰隆”,日军投来的手榴弹反而把自己炸死了。

这一战打得很激烈。

李光军沉着冷静地带领战士们顽强坚守。

战士们沉着应战,弹药打光了,用大刀砍杀;大刀卷了,用石块砸,用牙咬,誓与阵地共存亡。

其中,1连3排坚持用大刀、枪托与日军血战9个小时,终因敌众我寡,2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1营指战员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击,与兄弟部队一起保住了朱家岗阵地,取得了33天反“扫荡”的胜利。

李光军在作战中受伤,也不下火线,仍咬牙坚持指挥,直到歼灭了敌人,战斗胜利结束,才被抬下战场。

还有一次,在仁和坪战斗中,敌人炮火不断向我阵地狂轰滥炸,突然一颗炮弹就在团指挥所附近爆炸,卫生员立即扑到李光军副团长身上掩护,他却说:“你不要管我,快去看看团长情况怎样?”便和卫生员一道大步跑向团长所在的掩体。

当看到团长安然无恙后,他才又毫无惧色地去指挥部队。

李光军指挥作战,判断准确,坚决果断。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名将薛岳直接指挥国民党12个旅自徐州、夹沟、固镇地区分三路向淮北解放区进攻,企图在苏中之敌配合下侵占淮阴。

山东野战军指挥部发起了朝阳集战役。

26团为实现纵队和旅首长决心,定于26日晚7时,向杨桥开进,控制赵楼、高社地区,切断双沟与朝阳集敌之联系。

当日下午,代理团长李光军率领全团冒雨向杨桥、王楼方向搜索前进。

他率1营先头开进。

越过海郑公路后,他感到部队行动方向不对,立即命令部队停下,仔细询问老乡,果然出错。

他立即纠正部行进方向,加速前进。

当部队离杨桥还有两里多地时,他发现杨桥人声嘈杂,并有火光隐现,迅速判断出杨桥已被敌占领,正在抢修工事,当即指示:“1营和后续部队抓紧作好战斗准备。

”亲自察看地形,具体部署作战。

经报请旅首长同意,27日凌晨3时,全团发起攻击,很快歼敌1个加强连,毙俘敌120多人。

攻下杨桥后,李光军命令部队赶修工事,加强警戒。

下午1时,忽然从西南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他凝神静听,没有听到炮声,判断出这是敌人正在突围与我兄弟部队展开的激战,果断命令2、3营迅速出击,1营担负警戒并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由于他决心果断,部队动作迅猛,配合兄弟部队很快结束了战斗,俘敌700多人。

可见李光军指挥作战,非常敏感,很有魄力,下的决心很果决,有大将之才。

李光军能正确对待职务升降,能上能下。

他在新四军26团工作时,有两次职务变迁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次是因为部队整编,他由原来任营长改任为副营长,另一次是当副团长时代理团长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带部队打了几次胜仗后,上级又派来一位新团长。

他毫无怨言,主动向新来的营长、团长介绍营、团的情况。

为了及时准确捕捉战机,正确使用兵力,实施有效指挥,李光军作战时总是喜欢抵近敌阵地侦察,靠前指挥。

1947年11月,华东野战军决定发起胶河战役。

高密是敌军盘踞胶东的重要据点。

为歼灭据守高密之敌,纵队命令6师担任高密城东南面主攻。

6师决定以李光军任团长的17团为主要突击团,由城东南角实施突击。

高密是一座设防坚固的城市。

城墙完整,又高又厚,外壕既宽又深,还有水,而且壕前设有铁丝网及鹿碧,城墙周围筑有大小地堡,各城门楼既有明堡,又有暗堡,防御体系完整严密,是被敌人称之为“固若金汤”的坚固阵地。

攻击高密,是全纵队自解放战争以来最艰巨的一次攻坚战。

作为主攻团团长,李光军把团指挥所设在2营。

战前,他亲自到2营组织班以上干部侦察地形,研究敌情。

经过实地考察,他指挥2营向城东南角挖了一条可供内爆用的坑道,并用棺材装上500斤炸药,安放在敌碉堡下的爆破点上。

这是17团突击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措施。

然而,在总攻发起时,因引爆用的手摇电话机电力不足未能引爆,在这紧急时刻,李团长说:“立即改用拉火索。

”结果引爆成功。

炸开突破口后,4连迅速发起冲击。

李光军立即率团指挥所随队跟进,并亲自指挥4连打退了敌人的反击,扩大和巩固了突破口。

当他得知兄弟部队没有攻下东城门,3营7连也因爆破点太近没有炸掉敌人瓮城阵地,致使部队伤亡较大,南城门一时难以攻下时,果断命令:2营6连迅速跟进入城,向北攻击;3营9连和8连从2营突破口入城,向西发展,迅速夺取东南门敌主要阵地;1营入城后由东南向敌团部核心阵地发展进攻。

这个安排很得当。

经过激烈战斗,3营首先歼灭了东南城门敌人,随后同1营并肩攻入敌团部核心阵地,9连捉住了敌团长。

高密攻坚战胜利结束,华野内线兵团由此赢得了战役主动权。

在这次战斗中,李光军始终坚持靠前指挥,把握战情,捕捉战机,果断指挥,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光军在战斗中善于根据敌情、地形,研究出克敌制胜的方法。

一次勘察地形,机关参谋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主动走在前面带路,但李光军坚持走在前面。

他说:“我有战场经验,知道什么地方有地雷,什么地方没有地雷。

”随行几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一路轻松避过了雷区。

李光军善于学习别人的打仗方法,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实践者。

李光军很注重向兄弟部队学习。

在解放战争中,部队向冀鲁豫军区部队学习了交通壕攻击战术后,在卓海子战斗中,李光军立即大胆采用,一夜之间把交通壕挖到了敌人的外壕内,使突击部队一举突破成功。

部队向兄弟部队学习使用炸药以及迫击炮平射、迫击炮送炸药等战术后,李光军又立即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于战斗中,保证了一次次战斗任务的完成。

李光军身材高大,心胸很宽大,也很有工作方法。

1953年,李光军师长率领21军63师入朝参战。

由于战争进入谈判阶段,63师奉命与6个工兵团担负抢修昌城至妙香山段公路的任务。

李光军从来没有干过这项工作,虚心向人请教,并且带领机关人员主动与当地政府协调。

但当地一位女县长态度很不友好。

随从人员很气愤,要去向她提出抗议,但李光军对此并不介意,劝阻了他们后,仍然耐心地与那位女县长商谈修路的事。

女县长终于为他的举动感动,积极支持部队修路,保证满足部队的需要。

在抢修道路的过程中,广大指战员不怕敌机轰炸,冒着生命危险,日夜苦干,提前20天完成115公里的抢修任务,事后受到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表彰,并授予部队“优异完成筑路任务”锦旗一面。

1955年10月,李光军调任54军副军长。

1960年,李光军从21军调39军任副军长。

来到39军后,军常委分工他主抓军事训练。

39军是军委指定担任战略预备队任务的主力军,备战、训练工作一直比较紧张。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外部军事威胁加重,中央、沈阳军区对这支部队提高实战能力的训练深为关注,要求也很高。

1960年4月,军委命令116师担任战备值班任务,要求该师做到齐装、满员、全训,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随时执行作战任务,关键时刻能“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

李光军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亲自去116师,帮助师长、政委组织训练,和师团干部到预战地区勘察,拟制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行动计划,制定作战预案。

全师建立各级战备值班、请示报告、督促检查及战备物资的管理点验制度,反复演练紧急行动、急行军及各种战术技术的应急训练。

军事训练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年冬天,李光军率军炮兵机关,组织三个师的高炮营编成一个高炮群,开赴作战区域,边执行战备任务,边开展军事训练。

11月6日傍晚,军高炮群及343团等兄弟部队发现敌情,及时准确地发射对空火力,一举击落从南朝鲜起飞的国民党美制侦察机,受到军委总部的嘉奖。

1961年年初,116师组织反空袭演习,上级要求做到“走得好,藏得好,指挥好,协同好”,“一切按真任务,真行动,真处置方法进行”,对营以下干部和单位保密。

这实际上是对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验。

4月,反空袭演习开始。

李光军亲临现场,结合演练研究部队训练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

4月27日,反空袭演习胜利结束,虽然只有15天,但演习很成功,并取得了反空袭训练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演习,受到了沈阳军区的表扬。

1963年8月,李光军从39军调64军任军长。

190师是64军的第一个机械化师,也是全军唯一装备比较精良的部队。

李光军非常重视它,把190师作为抓工作的重心。

他到任后,观察部队,第一个就观察190师,在全军师团走过一遍后,回过头,他又来到了190师568团。

在任军长期间,李光军到190师来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为了这支机械化部队形成较高的战斗力,他对战备训练和管理方面用了不少的苦心。

1964年前后,正是军委组织全军大比武的时期,对这个机械化师来说,在大比武中做什么样的表现、向军委交一张什么样的答卷,作为军长、师长,压力非常大。

李光军给该师下达的任务是:“必须拿第一,要总分拿第一,单项第一也是越多越好。

”并且,他对师长说:“第一机械化师就要用第一流的成绩向毛主席、向中央、军委汇报。

”李光军对大比武的事放心不下,参加大比武的单位和个人名单、训练计划、训练进度、训练成绩都亲自过问,还亲自到师里去进行督促。

每次到师里来,谁刷新了纪录,谁创造了好的经验,他都要和他们见面谈话,给予表扬和鼓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64年初夏,190师570团5连5班代表64军参加沈阳军区比武,获得了单兵进攻等7个项目的总分第一名;8月,568团9连9班代表沈阳军区参加全军五大技术全能比武,取得了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4项第一,爆破第二,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64军的军事训练成果,受到众人瞩目。

1964年8月,李光军初到38军时,部队问题还不少。

为了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各个部队大搞农业生产,粮食是丰收了,生产的粮食为各军之冠,但部队建设出现一些问题,基层建设落后于16军,也赶不上39军,军事对抗赛没比过64军。

这个状况使得沈阳军区司令员、政委大为恼火。

38军的状况也引起了军委的关切。

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曾经躺在病床上,也关切地向人询问:“38军工作搞得怎么样啊,怎么从朝鲜回国后,老不见他们一点儿消息。

工作要是干得平淡,你们应该关心帮助一下。

”这时林总提出批评“军事第一”,要求突出政治责任。

结果,沈阳军区找原因。

政委说:“这都是因为不突出政治。

”之后,根据军区要求和批评大比武的要求,38军作训处将训练的速度放慢,幅度缩小。

这个计划送给军参谋长刘海清时,他不同意:“我们就应该多进行一些训练,不练咋能有精兵?”就是不签发这个文件。

由于受到上级的批评,不少干部也有不少怨气,认为38军是战备值班军,就住在鸭绿江边防上,应该以作战为重。

大概是军委看到了38军的问题所在,因此选派军事训练抓得好的李光军,从64军到38军主持工作。

李光军下车伊始,没有轻易表态。

经过一番调查了解之后,在“突出政治”的大环境下,他采取了“和稀泥”做法,耐心地说服有怨气的干部,讲清为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大搞农业生产,是符合党中央精神的,是有功的;至于因搞生产使得部队分散,管理松懈,出了一些问题,受点批评,也是为了搞好部队的建设。

在他做了大量工作后,有意见干部消除了怨气。

李光军此举也维护了上届军党委的威信。

思想问题解决后,李光军就提出:“既抓军事训练,又抓政治、文化、作风养成教育,并要搞好思想工作和生活。

”军党委要求参与国防施工、农副业生产的各师团和基层部队,不能因施工、生产而荒废了军、政教育和养成教育,同时号召各级机关、军政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部队解决难题。

李光军和军党委成员以身作则,每年以三分之二的时间深入到训练、施工、生产部队中去蹲点。

他们在基层,与干部战士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

在蹲点中,李光军几次因身体有病而便血,但是他也不接受吃细粮的照顾,仍和大家一起吃高粱米饭。

经过几年的工作,38军总结、推广了不少典型经验,部队解决了不少问题,各项建设也搞上来了。

38军再次赢得了荣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重点对着华北地区。

1967年2月,奉毛主席的命令,38军从沈阳调防华北,驻防河北保定一带,负责保卫首都的安全。

军委赋予38军的任务是担任中央、军委的“战略拳头”,具体即“四保卫”: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华北、保卫首都。

“四保卫”,执行起来,就是要做好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战斗准备,随时可以应战。

这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

38军开赴到保定后,李光军带领全军进行一系列细致深入的任务转换工作。

一是对部队进行形势和任务教育,做好全体官兵思想转换工作。

李光军说:“打牢思想基础,激发部队四保卫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军心,才能把全军拧成一股绳。

”这些教育,使全体指战员认识到移防的重要意义,各级官兵在不同岗位上保持警惕,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二是坚持做好扎实细致的战备工作,随时能够应付突然事变。

为此,李光军亲自勘察战场,熟悉战场,与机关作战部门一起按方向拟制了行动预案。

然后,军党委要求部队在执行繁重工作任务中安排时间进行演练。

此外,军部人员还主动做好同友邻部队、友邻地区的协同和有关战备工作。

三是坚持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任务分散思想不涣散。

部队来到新的地区后,没有营房住民房,加上分散执行任务,各级干部都不适应。

军长李光军和政委于敬山深入基层,向各级干部强调:在分散情况下,一定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部队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是做好作战地区群众工作,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创造良好的战场环境。

部队到达新战区后,同群众接触多了,但环境同老战区不大相同。

38军的干部们像战争年代一样,教育官兵热爱、尊重人民群众,要求一言一行要有利于密切军民关系,不允许损害群众利益。

全军上下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就这样,38军这个“战略拳头”在保定地区深深扎根下去,成为保护首都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38军作为“战略拳头”,是一支举足轻重的主战部队,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特殊时期首当其冲。

1967年8月,李光军在北京参加会议。

一天,一个群众组织在某驻军大院广场召集群众大会,批斗彭总等10多名高级将领,这些人多数是平江起义和从38军出来的将领。

为此,革委会要求驻京部队大单位领导及在京开会的军以上干部参加。

李光军正住在批斗会场旁一个招待所。

几次接到通知,要他到会,但是他都拒绝了。

李光军未到会“亮相”,有人就在群众组织中公开散布说,38军的“万岁军”是彭德怀在志愿军中喊出来的部队,李光军是彭德怀线上的人。

厄运就此开始了。

一个夜里,一伙武装人员突然出现在李光军住宿的招待所门口,要抓李光军。

北京军区闻讯,一位领导说:“要李军长转移躲一下。

”但是李光军坚持不走.随后,北京军区派一位副参谋长亲自带兵赶来,才把这伙武装人员驱走。

李光军幸免被抓走。

会议结束后,李光军才回到保定。

有人跑到保定点火,贴大字报,点名攻击他本人和38军。

刚刚平息的保定武斗又死灰复燃,不断升级。

在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时,38军派部队去制止,收缴了大量武器,减少了许多流血事件的发生。

对于一些问题,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群众流血,还会造成38军部队分裂,将38军这支浴血奋战铸成的钢铁部队毁于一旦。

李光军连夜召集军党委常委会议。

会上,李光军首先指出说:“我们38军的任务,是随时能胜任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其他的任都是次要的。

”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维护大局稳定。

全军官兵听从军党委的命令,紧密团结一起,没有参与地方造反派的武斗之中。

这支钢铁部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在关键时刻,38军是铁板一块,无隙可乘,无懈可击,“战略拳头”确保了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968年10月,李光军调离工作了4年多的38军,出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

临行时,官兵们齐集火车站依依送别。

更为感人的是,一个团500多名将要复员的老兵,要求与老军长见一面再走。

李光军得知,当天下午赶去。

老兵们一拥而上,和老军长握手、拥抱、流泪。

最后,老兵们向老军长行了最后一个齐刷刷的军礼,李光军大声叮嘱说:“要保持和发扬38军的光荣传统,多多珍重。

”转身登车而去。

副军长刘海清接任38军军长。

1971年年初,中央召开华北会议,李光军虽已离开了38军,离开了华北,但根据周总理指示,也参加华北会议。

会议中,有关领导传达了中央、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对38军的高度赞扬。

但是,这引起了林总的不满。

华北会议后,5月23日,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其中谈到了首都卫戍的问题:第三,为保证首都安全,首都附近的三个人造山建议由华东、东北、山东各派一个独立营来担任固守;第四,建议38军调离华北,这个部队虽然是很好的部队,但放在首都附近不甚适宜,宜调往别处,换一个原二野、三野或一野的军来接替他们的任务为宜。

林总给毛主席写信,把38军调离北京附近,但是,毛主席是信任这支部队的,他说道:“38军是绝对可靠的。

”最终驳回了林总的建议。

在复杂的形势下,38军将士坚持党性原则,不盲目服从、趋炎附势,决不随波逐流,铁骨铮铮,铁板一块,尤其是高级指挥员不在任何势力面前失掉原则的传统,继续成为这支钢铁部队奋勇向前的力量。

而作为38军的核心人物,李光军军长居功至伟。

1955年授衔时,李光军获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1995年4月28日,李光军在武汉病逝,享年76岁。

感谢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目录

  1. 1 淘宝app界面设计优缺点
  2. 2 赌场社区向我展示贝丝·甘旺(Beth Gangwon)地老虎机
  3. 3 杏耀彩票可靠吗安全吗可靠吗安全吗
  4. Baccaras School App Room Betting网站Victor Betnolumstore
  5. 巴卡拉特模拟计划澳门赌博预防
  6. 4 Gangwon Land Casino Anno如何黑色杰克
  7. 艾彩原创免费专区女王调教
  8. 绝世唐门下载
  9. 5 还在体内乖吃饭h
  10. 6 虚拟下注巴卡拉特中国规则
  11. 拉斯维加斯赌场晚赌场免费游戏
  1. Gangwon Land Casino录取费赌博
  2. 赌场PC游戏沙沙赌场加入代码
  3. 7 重生之微信红包群女主
  4. 久久九九99
  5. 世界赌场网站海外在线赌场
  6. 在线赌场非法uni 88 muktu警察巴卡拉特
  7. 苏家有女苏杳免费阅读小说
  8. 布法罗老虎机mer shin je -ju shinhwa世界赌场
  9. 8 在二十一点的情况下,subaccarat秒
  10. Gangwon Land Slot Machine Battle toto nol pumor
  11. 止痒小说
  12. 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巴卡拉特
  13. 在线老虎机赌场赌场皇家字幕
  1. 巧干朋友娇妻
  2. 老师在我下面娇喘连连
  3. 不见星空在哪个直播平台
  4. 堕落仙女h文前后夹击
  5. 9 Toto网站系统下注BET East Evolation Baccarat工作
  6. 茄子视频黄版abb
  7. Macau MGM Casinobacara官方网站
  8. 赌场硬币类型澳门赌场芯片单元
  9. 10 澳门Galaxy赌场迷你妈妈在线赌场网站蝙蝠移动
  10. 霓虹灯赌场加入优惠券在线老虎机网站
  11. 孩子未婚怀孕了家长怎么办
  12. 美女自卫慰流白浆视频长视频
  13. 赌场老虎机向我展示Betto在线赌场社区UNI 88
  1. 皮皮酱40分钟
  2. 11 奥巴马赌场优惠券澳门赌博预防
  3. 下载槟榔软件
  4.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5. 雀帝6汉化补丁
  6. Gangwon Land老虎机熊猫在线赌场网站推荐
  7. 人妻花店桑黑白中文
  8. 12 老虎机游戏类型在线赌场社区
  9. 13 杏耀登陆电脑线路测速
  10. 14 免费的狗屋1xbet旁路
    <bdo id="TPgB5ZRyChl"></bdo>
          <tt id="nwdIPc07OP"></tt>

          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由来

          编辑
          1.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算了,不和你计较了,来吧,干掉它,发射你的动感光波,或者降龙十八掌,要不乾坤大挪移也行,干,弄死它。
                 2.没错!!就算是镖被送到了龙泉山庄,那些人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3.到了?听到这里的时候,羽家的家主眉头一皱,随后目光看向了周围。
                 4.他们最期待的就是看到夏天的寒冰之力,此时夏天终于开始使用了。
                 5.“你应该很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做傻事,否则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残废了。

          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起源

              <strong dir="SEtLdM3wIFHM"></strong>
              <style draggable="Lw3KfkGk"></style>
                1.巴卡拉特赌博赌场网站生产 游戏关卡多样化,并且难度依次增加,需要玩家不懈努力的奋斗。
                       2.冒险升级仙战,九战,情缘,副本战,这里还有更多的刺激冒险可以安排的。三界决战。
                       3.各种强大可爱的宠物正等着你去收集,征服宠物,和你一起四处扫荡。你的力量增长得更快;
                       4.挑战最高纪录,你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这些项目可以帮助你获得积分。
                       5.战斗场景比有很多漂亮图片的游戏更明显,惊喜的挑战为玩家轻松挑战。
                       6.动物之间的大竞争并不简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地图中取胜。
                参考资料